世青赛中乌之战及其它

(Z,2001年6月21日)

  晚上24:00开机,KAO!居然是一群肥头油嘴的家伙在“聊”体育。我不知是央视的“直播”意甲传统的延续还是媒体传闻的阿根廷改用夏令时是假消息(事后方知是后者)。只看了几分钟,一位京爷问江西的1个县长当地“炸龙”的具体情况,还放了一段录像,原来是一群(看上去似乎没有成年)人在舞龙,旁边不停地将点着的爆竹扔到龙上及周围,热闹得紧。场内一片笑容后,终于有位爷良心发现,问“不会有事吧?”该县长胸有成竹地“没事,没事”,于是又是一片笑。KAO!会没事,你试试,小时玩过鞭炮的都知,就算是大小一般都都能炸烂人的皮肤,别说这种大型的呢,而且其对人眼是非常危险的。当然,草民等的生命健康对爷们来说当然是小事情了,重要的是上级的笑容。看着场上大腹便便的各位爷们,对于中国特色的形式主义,除了苦笑你就只能是麻木?

  浪费了1个小时,中乌开战。上半场乌队出人意料的摆出防守反击的架势,而中青队压得太上了,经常见杜威周围30多米没有1名同伴,361中的另2个中卫居然拉到了边卫的位置,而且还向前助攻,也许是中队怕上半场面光(KAO,这个体育场居然是东西向的)出现防守破绽,但也可能是怕乌队强壮身体的围抢,但也不用全向前冲吧,根本看不到3个防守前卫的影子,前锋线上至少有3个甚至4人以上站在那里,后边就只好长传(=帮对手解围)了,倒是对方的防守稳固,反击十分犀利,几次造成了威胁,双方的门将全场表现都不错,但上半场安琦的接后卫的回传球的轻率处理险些被对手抓住机会。后半段前卫线注意了回收,但面对身体不输中队,体力和速度更强的乌队,中队进攻手段太简单了,防守也较疏松,上半场完场前对方禁区内无人防守势在必中的射门居然打偏(这个球比下半场曲波的机会要好得多)。上半场刚开场的对方球员摔倒在中队禁区内裁判没判点球的那球,应该说是判与不判都能说通,中队后卫的确踢到了对方的脚,但对方的摔倒动作太夸张了,明显想骗点球,这场比赛的裁判全场的判罚还算公正。

  下半场中队的进攻和防守要好得多,但严松中路的1次带球太粘了,明明前面已有对方2、3人的防守了,而我方右路有2人有层次的无人防守的插上空档,但他还想个人带球,结果浪费了机会。下半场中队体力下降后的防守还算及格,对方替补上场的12号球员犯了严松同样的错误,明明左路有同伴插其却自己草草远射了事。下半场中队的换人太迟了,以至因体力下降被对手形成围攻,而上场的马义发挥很失常,进攻拿不住球,防守时传球失误,应该早被换下。下半场中队没有利用对方门将面光的劣势多打远射,是一个失策。乌队显然认为拿1分就足够了,而且也高估了中队的实力,没有对中队实施更大的压力。终场前中队后场倒脚不为观众的嘘声所动,还算心理合格。

  全场球员中乌队的10号发挥最出色,身材不高但很强壮,盘球及球感非常好,传球的意识一流,感觉乌队前面的几个进攻球员的跑位非常好,而且背身拿球的技术很好,应该说中队的3名中卫经受了考验;乌队的后卫站位及卡位意识非常好,中青队几乎没有什么好的阵地进攻配合。中队中我认为于涛(其防守积极性很高,技术好,接、传意识好,但冲击力不够,感觉他应该与高明或严松换换位置)与杜威的发挥是最好的,3个防守型前卫表现不好,经常在禁区中路前沿没有我方后腰,让对方轻易作动作。

  最后一场对智利,中青队应该全力争胜,力争以小组头名出线,这样在16强分组时比较有利,打好的话有望进前8,否则如果遇到欧美强队,估计也就到16强止步了。

返回